【爱国情 奋斗者 身边的大国工匠】数控能手的“三多”秘诀( 二 )

念职大的1000多个夜晚,黄维祥艰难求索,为搞懂弄通一个原理,他经常通宵达旦。学习过程中,光是笔记他就记了60多本。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2003年,一汽集团举办高技能人才考试,黄维祥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杀入前30名,被选拔进入数控维修技术培训班。其后一年半,他坚持每天骑行3个小时,风雨无阻赶去听课,因为勤奋,好多参数说明书都被他翻烂了,甚至贴了透明胶还打上了“补丁”。

2008年,黄维祥代表一汽征战中国机冶建材工会数控装调维修大赛,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高手,他取得了全国第七的好名次。这也令黄维祥信心大增,为精进技艺,他每天业余时间都泡在实训室苦练。一年后,他在第三届全国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技能决赛中勇夺探花,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在创新创造上大显身手

随着技术水平突飞猛进,黄维祥开始在创新创造上大显身手。

“这是我厂1986年引进的设备,由于电气元件老化,故障率越来越高。”指着车间里矗立的6台EEN-400匈牙利数控车床,黄维祥告诉采访人员,到2006年底,这6台设备中有4台已被迫停产。他反复琢磨,着力改造,不仅使这些报废机床重新上线,而且主轴功率提高1.5倍,X、Z坐标轴功率提高近1倍,大大改善了机床的金属切削性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