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电话黑色产业链调查:一万条个人信息售价800元至1000元( 三 )

但张力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信息究竟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反正“见怪不怪了”。

不仅是已经工作或者成立家庭的人会面临推销电话的骚扰,学生也不例外。北京某大学大三学生王静(化名)告诉《法制日报》采访人员,自从她上大学后,骚扰电话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据王静介绍,刚上大学时接到的骚然电话是推销计算机班和英语四级班,后来接到的是公务员班和各类考证培训班的推销电话,还有一些推荐买股票或者办信用卡的电话。“种类繁多,非常清楚我的姓名和学生身份。”王静说。

对于这些骚扰电话,王静最初会接听并耐心地听客服人员介绍,然后有礼貌地回绝。后来接到的电话越来越离谱,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些客服是机器人,她便选择直接挂掉电话。

为了拦截骚扰电话和骚扰短信,王静在手机上下载了防护软件,可以举报一些电话号码和短信。

特定软件拨打电话 根据需求套用话术

这些骚扰电话是如何拨出的?个人信息又是如何泄露的?带着这些疑问,《法制日报》采访人员展开了调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