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官宣”系统就崩溃?想不想知道微博为什么会宕机( 三 )

平台可预测峰值流量加以应对

在闫怀志看来,热点流量虽较难以预测,但不等于不可预测。只要能预估出流量峰值范围,就可通过定时扩容和提供弹性计算存储资源来从容应对。很多平台在这方面都有过应对流量突增的成功案例,比如应对“双十一”时的峰值流量。明星离婚等网络突发事件,虽不受微博运营商控制,但微博运营商应该可通过舆情监控等手段感知即将到来的流量大潮,通过启动应急预案(比如临时租用“备勤”服务器)来应对。

“此外,微博宕机不能排除的另一个可能,这或许是某些微博运营商的营销或推广策略。”闫怀志说,因为微博宕机本身也是个突发热点,客观上会提升微博关注度。更有甚者,某些明星经纪公司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观念驱使下,联合微博运营商人为制造这些宕机事件来吸引公众眼球、提升明星知名度,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微博已经历了多次的宕机,理应具备相当的应对经验。再出现新的宕机事件,到底是运营商无能为力还是有意不为,有时还真要打个问号。

边缘计算、人工智能都能帮上忙

“依靠现有前沿技术,有可能避免或缓解宕机问题。”闫怀志解释道,主要的手段就是构建弹性伸缩业务系统,辅以人工智能预测和业务持续性监控,来保障峰值服务正常运行。比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网络突发流量,利用云计算弹性计算资源平台来实现快速扩容甚至实时扩容,以应对高峰流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