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彭雅贤:中英人工智能各有所长 可在医疗等领域强强联手( 四 )

彭雅贤:这个报告是同英中贸易协会共同完成的,着眼于双方的AI图景,试图找出潜在的合作机会。英国国际贸易部委托英中贸易协会来撰写这个报告,希望对双方AI领域的生态、政策、产业、人才进行研究,以找到那些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我们将在8月27日的博览会上分享一些要点,正式的报告发布要等到今年10月。

《21世纪》:基于你在中国和英国的观察,中英在AI方面最大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各是什么?

彭雅贤:两国都在AI研发方面有领先的实力。英国在这个领域有很长的研发历史,中国对很多新兴技术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如AI和机器人。英国在数据驱动领域的创新方面是全球的中心,而且出台了一个AI产业战略,将对AI提供10亿英镑的资金支持。当然,中国对AI的投资要多得多,而且中国国务院去年也发布了一个新一代的AI发展计划和一份AI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的AI企业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方面实力非常突出。另外,中国还非常重视硬件发展,如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和智能汽车。在中国,投资智能汽车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深圳的大疆已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到70%的份额。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在硬件和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英国更加关注研发、软件和在其垂直方向的应用。另外,英国还对AI的伦理和监管非常关注。因此,我觉得双方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手。当然,中国科技产业发展迅猛,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但是考虑到英国在这个领域已研究多年,我觉得可以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