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用品尚需提高“智商”、质量( 三 )

虽然老话说“一分钱一分货” , 但有消费者表示 , 无非就是一个垃圾桶 , 如果都是一样的技术和功能 , 宁可选便宜的 。

记者在上述智能垃圾桶专卖店咨询的一位消费者说 , “还不能自动换袋 , 只是感应开盖 , 并不能完全释放双手 , 所以不能接受几百元的价格 。 ”

- “伪智能”最终或成鸡肋 -

照苛刻的“智能”定义 , 真正的智能产品应该能够自己思考、自己学习并且自行解决问题 。 不过 , 根据记者的了解 , 如果一种产品能够满足“自行解决问题”的功能 , 大部分消费者基本都愿意承认其可以称之为“智能”产品 。

除了并不能完全解放双手的所谓的智能垃圾桶 , 还有很多“伪智能”产品频遭消费者吐槽 。 比如:不会拐弯的“智能”扫地机 , 经常不能识别指纹和人脸的“智能”门锁 , 不能按照需求自动冲水的“智能”马桶……甚至有消费者认为 , 有些所谓的智能产品 , 华而不实 , 甚至不如普通产品好用 。

在城外诚 , 记者还看到一款“智能窗帘” 。 根据店员介绍 , 如果要启动窗帘的自动感应功能 , 需要先把窗帘拉开一点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