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丝绸之路的五大重镇(上)( 四 )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与七佛阁紧接的五号窟,名“牛儿堂”。牛儿堂龛门前有一头卧着的犊牛。这牛儿塑造得相当生动: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前方,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像在动着。这浮雕把一头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地人非常喜爱这头牛儿,称它为“金蹄银角的牛娃”。

在牛儿堂西端,有个可容一人通过的小隧道,门顶刻有“小有洞天”四个字。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秦州有个州官来游麦积山庙会,他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不敢迈步。众衙役只得赶忙请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个小洞儿,让州官从洞里爬过来,所以至今当地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等谚语,说明了当年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据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