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披露:腾讯全国三地近20万台服务器的上云历程(17)

目前在云上的交付,业务每周都有几百次的交付是通过容器来完成的,从以前的包交付变成容器交付。

在微服务这块,像SF2、SPP、TAF等,我们内部不同业务已经使用了很多微服务框架,并计划在公司内迭代升级更优秀的微服务框架。

首次披露:腾讯全国三地近20万台服务器的上云历程

TKE引擎

K8S平台上,我们用了腾讯的TKE引擎,这是一个跟K8S完全兼容的引擎。我几天前跟一个业界公司聊,他们在腾讯云、阿里云上买了K8S服务,自己内部也部署了K8S集群。他们的容器可以随时、同时交付到腾讯云、阿里云和他们本身的K8S集群,而不用做任何改动。通过容器交付,业务可以不用考虑环境依赖等问题,交付变得更敏捷和轻松。

我们基于TKE之上做了功能定制和优化。TKE有基于CPU负载等基础容量的弹性伸缩能力。在TKE优秀的伸缩能力之上,我们还做了功能叠加,包括业务画像,就是根据业务长期的趋势和业务突发活动,去做趋势预测和活动预测,通过算法来预估容量在什么时间窗会达到多少水位,以准备相应的容器资源来提前几小时扩容,应对突发流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