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热络吸引游子归巢创业( 二 )

事实上,随着乡村聚集人气,如高原女孩卓嘎这样的返乡创业青年,近年来在中国屡见不鲜。比如,席卷中国农村的“电商潮”,返乡族带领乡邻上演着“空心村互联网拓荒记”,贵州苗绣、新疆大枣、敦煌石版画等全国各地的农村土特产、或旅游文创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的千家万户。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游达到22.9亿人次,周边游达到8.1亿人次,周末游达3.8亿人次,自驾游2.8亿人次,三小时中短途已成为出行常态。

持续火热的乡村游也成为农村农民增收脱贫的绿色产业。2018年,甘肃乡村旅游人数852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165亿元人民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3.1万户建档立卡户、1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留住乡愁,还能拔掉穷根。”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接受中新社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如今,乡村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从村野美食,到农业科普、植物拓印、美食DIY等,还有亲子农耕文化体验等。

把多勋还建议,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和城市化翻版、简单化复制,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