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制热、除湿模式 空调是如何做到自由切换的?( 二 )

制热模式中,空调利用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室内机和室外机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即制冷剂的循环流向是压缩机-室内机-室外机-压缩机。此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经四通阀直接送入室内机,室内机发挥冷凝器的作用,将过热蒸汽在寒冷的室内冷却释放热量,室内冷空气经过风扇变成热风,于是空调达到制热的效果。而室外机发挥蒸发器的作用,因此吹出冷风。

可以看到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其实就是运用了初中物理中液化(由气态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

除湿模式中,利用了空气中的水分遇冷会被冷凝成水的原理。空调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热量,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降低很多,这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便液化成水,这些冷凝水经出水管排出室外,房间空气中的部分水分就这样被除掉了,因此空调制冷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除湿。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制冷时,温度设置26~27摄氏度,其冷负荷可以减少8%以上;冬季制热时,温度设置低2摄氏度,也可节电10%;人在睡眠时,代谢量减少30%~50%,将空调设于睡眠挡,设置温度高2摄氏度,可节电2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