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挪威大使易先良在“绿色价值国际研讨会”的致辞( 二 )

尽管中国农业成就斐然,但也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很大而且还在增长,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农业环境问题突出,土壤和水体污染防治压力巨大。三是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过大,需要广大农民和科学家共同努力应对,实现有效控制和减量增效。四是农业资源化利用不足。尽管在过去十多年里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发展方面还有差距。中国每年产生农业秸秆等废弃物约30亿吨,其环境友好型高效利用率还只有50%。中国政府在教育和培训农民推进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农业发展方面投入巨大,相关法律的普及和执行力度也在不断强化。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有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实施“3R”原则。200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10年来,中国绿色农业发展逐步提速,相应的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农业产出、农业环境和整体环境均因此受益,但仍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间,这仍需要政府、科研人员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二是坚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也得益于国际科技合作。我们高度赞赏在座的挪威、美国、英国朋友们与中国开展的合作以及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持续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和普及离不开科技。科技创新在中国绿色农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三是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体系和政策导向。中国广大农村有6亿农民,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推进“3R”发展给予政策指导和法律规范,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科研人员和私营投资在统一规则体系下共同努力。对于农民而言,要以规范为基础,使农业科技成果以更加简便易行的方式得以推广,让他们自觉应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