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观到乐观,三体为何差别如此之大?( 三 )

看完第二遍:就算我们是阴沟里的虫子 , 也要仰望星空 。 生命不息 , 奋斗不止 , 就算失败了 , 也努力过……三体不是绝望的事实 , 而是在说希望的火种 。

三体的内核事实上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舍身取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在末日下 , 这本书不是讲西方那种宗教式的救赎和皈依 , 也不是美国式的那种个人英雄主义和盲目自信 , 而是华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与舍身成仁 。

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的舍身 , 到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不屈服自然力量 , 再到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的利用、改造自然……以至于后世的“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国家兴亡 , 匹夫有责” , 这种精神一直支撑着我们 。

在最为黑暗的时期 , 有更多的人舍身取义 , 有“人生自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觉悟 , 也有“毅魄归来日 , 灵旗空际看”、“恨不抗日死 , 留作今日羞”的决然……

有“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封狼居胥 , 赢得仓皇北顾”的豪言壮志 , 也有“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我死国生 , 从容去 , 国殇民恸”的悲怆洒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