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智博会|点餐更便捷出行有智慧,AI赋能我们的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二 )

除了点餐更“提前”,在餐后的付款也更加便捷。随着智慧新零售时代到来,在重庆部分餐厅,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进行支付了。就在本月,“刷脸支付”开始在一家江湖菜馆里试运行,顾客结账时,第一次通过人脸识别支付的顾客,会要求输入绑定支付宝的手机号后四位数字,然后开始人脸识别,最后确认支付。而已经进行过人脸识别的用户,则可以实现“秒付”,大幅缩短了平时在餐饮店结账等待的时间。

穿更智能

球鞋“记录”用户跑姿

喜欢运动的谢先生年初买了一双运动鞋,这双鞋除了可以提供各种数据记录以及分析功能,通过与应用程序的互联,还可以记录和分析他的跑姿、速度控制以及步态等数据,并且给出人性化的意见。

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普及,“我女儿小学三年级,给她配的一个儿童智能手表;去年我妈妈生日,给她买了一个智能手环……”谢先生告诉采访人员,他平时也习惯佩戴智能运动手环,记录每一天的步数,卡路里消耗,心率等。

根据数据统计,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两者共占据了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90%以上的产品数量,可穿戴设备很受用户追捧,不过目前大部分的穿戴设备都主要集中在这两类。采访人员了解到,重庆市经信委曾出台可穿戴设备产业政策,以加快推进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该政策意见指,到2020年,重庆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引进和培育3~5个可穿戴设备发展创新平台,建设5~10个可穿戴设备研发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可穿戴设备知名品牌。同时,建设3~5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引领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以10家以上骨干企业为龙头、2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可穿戴设备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