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氪 | 电子烟江湖野战(21)

还值得揣度的是,电子烟是否能被允许以民营身份存在?是否会以被国有烟草公司收购收场?在中国,作为国企,中烟85%的利润都上交了国家:例如去年它利税收入1.16万亿元,上交国家财政了1万亿。

大家对政策的威力都还记忆犹新。

电子烟行业中,不仅是汪莹团队,还有不少人都在滴滴、Uber、ofo这样的出行公司干过。有人对此记忆犹新:“网约车新政下来之前,很少有国企或者政府背景的公司入局。等到滴滴、优步靠大规模补贴教育用户之后,新政也落地了,这时候各大车企和政府支持的网约车品牌就都出现了”。

无论未来出路是上市还是被收购,疯狂奔跑、挤进行业前三名都是最核心的目标。业内讨论时不少人觉得,即使烟草集团想收购,也会在最强大的那几家里做选择题。

在新政落地前,电子烟行业还有一小段能急速奔跑的窗口期。

出海是一条生路,电子烟也是新兴行业里出海速度最快的一个。悦刻、雪加、Flow等品牌都已经出海,据36氪了解,悦刻在海外的销量已经超过国内的三分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