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氪 | 电子烟江湖野战( 三 )

一年时间,悦刻电子烟估值24亿美元,跟知乎干了8年的E轮融资估值一样,也与美团收购摩拜的27亿美元相当。

当然,电子烟的故事在最开始是悄无声息的:2018年烟展上,最招摇的依然是大烟雾电子烟,一种跟夜场、亚文化紧密绑定的蒸汽吸烟设备,做“小烟”的悦刻展台很不主流;这也是有意为之的结果,悦刻去年6月拿到天使投资时,资方的建议是埋头干活,别跟媒体多说。

终于,电子烟的机会还是被曝光了。去年12月,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万宝路制造商入股电子烟公司Juul,Juul估值达380亿美元。随后Juul 因一条“人均年终奖 130 万美元”的新闻登上热搜——可能担心机会被其他人发现,汪莹当时还询问过36氪作者,Juul这条热搜是否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前后,投资圈、创业圈已经有不少人在问:听说悦刻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金了?每个月销售额上亿人民币了?

多年来,中国最时髦的创业者们,都在互联网科技的范畴打转,但如果跳脱来看,互联网科技在中国GDP里的占比其实是很小的。

互联网科技圈里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最赚钱的企业不是腾讯阿里,甚至不是四大银行,而是中国烟草:2018年它的税利总额(税前利润)达到了惊人的11556亿元,相当于18个阿里巴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