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民生用药( 三 )

曾益新指出,当前,大范围、长期性短缺情况较少,主要为暂时性、局部性短缺。今年,各地建议国家应对处置的品种10余种,每个品种限定在个别省份,不具备普遍性。

从药品涨价的原因来看,陈金甫分析说,市场调节的机制还不充分是主要原因之一,涨价药品多数具有市场容量小、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往往是临床必需,缺少替代,容易出现“以缺逼涨”的态势。

此外,他指出,上游原料药垄断涨价,一些药品或者是原料药通过垄断控销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以及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增加,也产生了合理成本的增支,对于历史价格低的药品影响较大。

多项措施正在制定或完善

为了确保民生用药,曾益新介绍,卫健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政策措施,同时就完善药品短缺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制定规范医疗机构用药管理文件、完善药品采购政策,对替代性差、市场供应不稳定的短缺药品,采取集中采购等方式保供。

曾益新补充说,医疗机构是患者获得药品的主要场所,就如何规范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和配置药品,他指出,通过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逐步提高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配备品种数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