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环境如何闹中取静,聊聊音频降噪设计( 四 )

因为音频播放本身就是一个数模转换+信号放大的过程 , 降噪拾音麦克风拾取环境噪声后先进行模数转换 , 在机内处理器实现数字降噪 , 再与数字音源一同馈入数模转换器和放大器中 , 实现降噪输出 , 在调整设计时只需要在芯片内改变参数即可进行验证 , 灵活度也要高很多 , 这也引申出数字降噪的一个重要功能——可通过调整数字参数来控制降噪级数 , 环境适应性会明显更强 。 当然 , 模拟降噪也可以通过切换不同滤波电容来实现这个目的 , 但设计版图会大不少 , 做起来相对费劲 。

在数字降噪的情况下 , 前面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不再是问题 , 而第二个问题就完全取决于处理器速度 。 相对来说 , 速度越快功耗越高 , 无线设计的续航也越短 , 但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 , 时滞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 甚至已经基本不存在影响 。

而且现代主动式降噪耳机的拾音麦克风在得到环境信号后 , 不仅可以用来创建降噪信号 , 反过来也可以实现封闭式播放和外部声场的同步获取 , 也就是戴着相对耳塞而言声音不外漏、效果更出色的头戴式耳机 , 同时也能听到通过麦克风拾取的手机铃声 , 正常与身边人交流等等 , 效果比单纯关闭降噪明显更好 , 适应面更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