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功臣”甘厚美,深藏功名数十年( 三 )

大公无私,从不追求个人利益

1959年至1961年,甘厚美因伤病复发,多次前往长沙进行医治,共用去1700余元。在当时,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文家市公社党委让他去县民政局报销,然后再回公社报销,他拒绝了。“我用的是我的转业费,这本身就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我不能这样去占公家便宜。”

不仅是个人不愿拿公家一分,甘厚美对家里的5个孩子要求也十分严格。在甘本淼眼中,父亲永远大公无私。他高中毕业后,便到生产队出工,干农活、做会计,之后又成了村上小学的代课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取了武汉交通大学。“全镇只有4人上榜,别人体检都是家长陪着,就我是一个人,还因为脾脏大了些体检没通过。”

“你们想要为国家工作,想吃‘国家粮’,就要自己去努力。”父亲的话让甘本淼一直记在心里,后来考取了茶陵师范,毕业后扎根乡村教育。其他兄弟也分别成了厨师、工人、个体户……

有人曾经问过甘厚美“立了这么多的功,家里负担那么重,为什么不找组织解决呢?”甘厚美却坚定地回答——“荣誉属于党属于部队,不属于我个人!”“我那么多战友牺牲了,我能活下来,还有什么资格向党和政府提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