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上海临港新片区有哪些优势?( 二 )

全球创新体系重要节点

在全球科创新版图正在不断重塑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更强调交流与合作。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区域创新力一直是衡量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而从地里位置来看,位于上海东南部的临港处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不仅有浦东机场、洋山港等交通通道,更是上海连接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不难发现,在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协同中,临港早已开始布局。

去年11月发布的《上海市临港地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行动方案》就指出,临港将按照“1+2+5+7”的框架来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包括打造以临港—张江为主轴的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和以东部沿海城市为主轴的长三角沿海创新带等。

临港也先后在浙江海宁、江苏大丰和盐城建设了合作园区,而且在青浦、金山等区域建设区域科创中心。它与上海松江区联手打造的临港松江科技城,已经成为贯穿三省一市的G60科创走廊建设的桥头堡。

相比对国内的辐射和带动,临港在融入全球科技体系中更有重要意义。比如这次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就针对科技创新主体——人才给出多项惠及:优化新片区人才直接落户政策,对外国人出入境和工作便利措施等,进一步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