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5G业务发展的接入光缆网规划原则( 九 )

政企业务和自营业务采取PSPON接入方式时,在考虑分光比(1∶16~1∶32)的情况下,配线光缆纤芯数按用户接入点数量的3%~6%统计。

政企业务和自营业务采用非PON接入方式时,根据不同的传输方式(双芯单向/双芯双向),配线光缆纤芯数按业务接入点数量的2~4倍统计。

自营业务采用WDMPON接入方式时,在考虑分波比(1∶20)和传输方式(单芯单向/单芯双向)的情况下,配线光缆纤芯数按AAU/RRU数量的5%~10%统计。

4.2 用户规划数量统计

用户规划数量需按覆盖区域内规划期末的数据进行预估。

家庭用户按FTTH考虑,采用PSPON接入方式,用户数量按小区或区域内覆盖住宅数来统计。

当政企用户和自营业务采用PSPON接入方式时,根据客户需求,按接入的信息点数量来统计。

当政企用户和自营业务采用非PON接入方式时,根据客户接入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统计。

相比4G频段,5G频段更高,频谱越大衰减就越大,为了满足信号覆盖要求,必须通过增加大量的基站来弥补。根据测算,5G基站密度将是4G基站的2~3倍,5G站间距在城市中心区域为200~300 m,郊区为500~1 000 m,农村为1 500~2 500 m。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ITU-R)定义了5G的3类典型业务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其中uRLLC业务对5G站址分布起主要约束作用,特别是为了满足车联网(自动驾驶)对信号覆盖要求,城区街道和郊外主要道路上需做到无缝可视覆盖,道路沿线200~300 m需设置一个5G基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