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人世间》敲击着浮躁的灵魂( 三 )
《人世间》延续了梁晓声现实主义文学路线。小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件,生动展示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小说中的周氏兄妹、周父,都有梁晓声兄妹自己和父亲的影子,“我父亲是支援大三线的建筑工人,我从小生活在小说中提及的光字片街道。”
梁晓声期待《人世间》能给当下年轻人带来两方面思考。一是关于善的教育;二是帮助当代青年补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知。“对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现在的年轻人所知甚少。他们应该跨过认知上的盲区,了解父母那一代人的经历。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他们怎么看待利益、友情、亲情的关系。”
向自己笔下
可敬可爱的人物靠拢
《人世间》共115万字,上、中、下三卷本。他是用笔在稿纸上写,写得很累,颈椎病越来越重,眼睛花了,手也不那么听使唤。越往后写,越难以把字写到格子里边去。到最后,他只能用铅笔在A4纸上写。在创作上,梁晓声有自己的信心,“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评论家怎么评,不管市场上它是否会遭到冷遇,不管读者是不是喜欢,这是我写了那么多年的一个总结,是我以自己对现实题材文学的理解、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创作的一部作品。”创作《人世间》,梁晓声说,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感恩式的写作、回报式的写作。他说,这次写作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使我能更客观更全面地看中国,使我更愿在心性上向自己笔下可敬可爱的人物靠拢。”
推荐阅读
- 传奇世界|传奇世界:令人绝望的瞬间,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
- 梁晓声:有一个人物的名字叫时代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公布,梁晓声等五作家获奖
- 长城汽车年中敲击“退堂鼓”,“四个质疑”直指软肋
- 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 与“死神”缠斗5年, 6岁小快递员命悬一线, 渴求留在“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