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10元可得上百万元回报?起底“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九 )

交10元可得上百万元回报?起底“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冯廷标的其中一处房产

冯廷标是逻楼镇瓢村村民,这个尚未装修完的房子只是他暴富的冰山一角。据警方调查,他在南宁市、百色市和凌云县城至少拥有三处房产,名下轿车有三辆奔驰、一辆玛莎拉蒂,都是他2016年之后购置的。瓢村的村民都知道,他本是个普通村民,初中毕业之后一直外出打工,做过流水线工人,开过一家米粉店,日子一直过得很普通。

那么,2016年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刺激他改变了生活的轨迹呢?

羡慕别人发财 眼红心生骗意

犯罪嫌疑人 冯廷标 :以前听人家说搞什么四六箱诈骗,但是没见人家发财。但是到后面来见人家突然之间发财了,那时候我们心里有一点动摇了,太羡慕人家了,眼红了。

交10元可得上百万元回报?起底“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冯廷标的感受在逻楼镇并非个例,梳理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不难发现,2016年前后,一直处于偶发状态的案件升级为非接触式犯罪,受害人通过微信群、qq群的方式自我管理,通过更为快捷的微信转账、网银转账等方式运作资金,受害人群体迅速扩大,涉案金额也随之呈几何倍数增长。随着犯罪手段的升级而变化的,是犯罪成员构成的不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