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的样子都存在脑子里”( 三 )

“发现宋密秋活动在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兵分两路,对他再次抓捕。”薛立记得很清楚,2017年端午节时分,终于顺利将宋密秋抓获羁押回国。“追逃小组在印尼呆了21天,出发前一天其他追逃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具体任务是什么,去哪儿,家人都不知情,抓住逃犯那一刻,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地了。”薛立同事陈晴(化名)笑称,干他们这行,突然离奇失踪几天一阵子已是家常便饭,家人朋友基本都习惯了。

采访人员注意到薛立手机相册除了少数几张风景照,大部分照片都是人物肖像图片。薛立说,他很少拍照,由于工作的私密性较强,自身工作照也不多,“一多半都是逃犯,没事就看两眼,加深印象。很多逃犯都存在我脑子里,一见面就认得” 。

攻坚克难

在国外与当地流行病“抗争”

“在境外,我们没有执法权,经常需要面临语言、饮食、法律、流行疾病甚至暴力等因素的阻力。”薛立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追逃经历是2015年在老挝抓捕一名逃犯。据线索提供人介绍,该逃犯与当地黑帮勾结,很有可能随身携带枪支,且有耳目对其通风报信,对其抓捕存在一定危险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