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亏掉2300万,獐子岛又找扇贝背锅,自称今后将减少扇贝规模( 三 )

半年亏掉2300万,獐子岛又找扇贝背锅,自称今后将减少扇贝规模

此外,今年7月10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等原因,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处分,并被罚款60万元。不仅如此,证监会拟对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对梁峻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勾荣、孙福君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同时,相应人士也被处以3万至30万元不等的罚款,金额总计284万元。经历长达17个月的调查后,獐子岛却没能像“逃跑的扇贝”一样逃过处罚。一切,都起于“逃跑的扇贝”。2018年1月30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其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简而言之,“扇贝跑了”。紧接着,在2018年2月9日,獐子岛就被证监会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不知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还是本着“勇者无畏”的心情,獐子岛竟然在财报上动了手脚,甚至活生生扭亏为盈。据证监会透露,涉嫌虚假记载的是,獐子岛披露的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关于底播虾夷扇贝2017年终盘点情况的公告》和《关于核销资产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实际上,这不是獐子岛第一次“跑扇贝”。早在2014年10月,獐子岛就因为扇贝存货异常出现了大规模亏损,进而引起了其在2014年12月复盘后的三个跌停。不仅如此,今年2月,央视财经曾报道称,獐子岛早在2012年就出现过价值2600万元的扇贝被内部员工偷盗的事件。岛上居民还透露,“甚至看门的老头都喝茅台”。獐子岛也意识到了扇贝对其的强大影响。在此次的半年报中,獐子岛不止一次表示,将逐步减少虾夷扇贝的规模,构建鱼、贝、藻、参等多品种综合养殖系统,依靠生态效应化解单一品种潜在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