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生物能在气候变化中存活下来?人类不在其中( 四 )

这与在受干扰生境(如草原和幼林等)中获得成功的“早期演替”物种形成鲜明对比。这些物种“可能在气候变化下表现良好,因为它们在变化和转型的状态下茁壮成长,例如,鹿在很多地区都很常见,它们在森林被砍伐过或经常受到干扰的地方生活得很好。

这些物种可以被称为“移动的多面手”,它们能够移动并适应不同的环境,在面对气候变化时或许能延续得更久,虽然这种适应性通常是积极的,但很可能会以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作为代价,像甘蔗蟾蜍(又称海蟾蜍、美洲巨蟾蜍)这样的有毒入侵物种,已经导致澳大利亚其他物种的局部灭绝,比如袋鼬和巨蜥。入侵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导致人们担心,一个更温暖的世界除了会失去脆弱的物种,还会变成一个更‘杂草丛生’的世界”,与其他植物相比,路边常见的杂草生命力更加顽强,存活得更久。

当然,许多生物本身的移动性就很便利,以往较为缓慢的气候变化事件中,许多植物“移动”到了新的栖息地,存活下来,但是如今,大多数植物的移动或传播速度将赶不上快速升温的速度。

缓冲区

好消息是,一些特殊物种可能会有一个被称为“气候变化避难所”的缓冲区,即相对不受气候变化后果影响的地区,比如深海峡谷。尽管深海区域也在升温,氧气浓度也不断下降,但类似深海热液口生态系统可能是一个亮点,如果没有热液口,深海基本上是荒凉和黑暗的代名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