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盆地“起飞”到全国折桂 自贡有灯有龙更有盐有味( 三 )

从“制盐”到“做航空”中实现转型

自贡因盐设镇、因盐设县,也因盐设市、因盐而兴……从事盐业历史研究和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多年,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长程龙刚不无感慨,“这些与盐有关的过往,延续给当代人不变的精神是诚实守信、开拓创新、敢于担当、爱国奉献。”

历经数十年发展,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现已拥有1万八千多件(套)藏品,这座千年盐都的“缩影”也已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面对新时代的文旅融合发展,程龙刚正积极谋“变”:深度整合盐文化的文旅资源,重新恢复昔日西秦会馆的会馆功能,在其毗邻处修建一座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新馆,串联周边的张爷庙、王爷庙等文保单位,全新打造“西秦会馆-中华路片区博物馆群落”,使之成为自贡城市文化的会客厅。

目前,自贡生活用盐已形成6大系列近200个品种,让国人吃盐有了更多选择。2018年11月,荣县盐企驰宇盐品与清华大学共研的井盐“黑科技”——800元1公斤的“富锶盐”,更是惊艳了自贡市第二届国际盐博会,热销全国。

更令人瞩目的是,自贡已从“制盐”升级到“做航空”,用实力演绎了通航产业在这座城市从无到有,一飞冲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