鳒鱼洲:东莞文化新地标( 三 )

透过绿荫,工业遗址若隐若现。斑驳的墙壁、废旧的烟囱、生锈的铁门、熄火的锅炉房直观地展示着历史的厚重。夕阳西下,一缕暖光通过半破半立的窗户投射到墙上的涂鸦上,宽阔昏暗的旧仓库顿时唯美了起来。

“鳒鱼洲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全面性。”作为主要从事工业遗址活化研究的学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钟冠球认为,相比于国内其他文化创意园区,鳒鱼洲在重新开发的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不仅仅有工业遗存,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亲水滨江的区位特色。这让前期的设计和后期的开发运营都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能够同时追逐生态与人文之美。

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这一块,鳒鱼洲优势明显。鳒鱼洲上的工厂大多都是轻工业,原本就没有什么重污染。十多年的沉寂让它休养生息,一茬又一茬的绿树、绿草在此生长。在车水马龙喧嚣的城市之外,这里成了一片净土。鳒鱼洲改造后,围墙一旦被拆,有望成为市民外出休闲的目的地。

鳒鱼洲的改造将遵循“谨慎保护,有机改造”的原则。现存的建筑将进行翻新,设计团队已将现存的建筑分为历史建筑、工业特征建筑和普通建筑三大类。对于饲料厂实验室、海关驻鳒鱼洲办事处旧址等已经被东莞市政府归为历史建筑的工业遗存将会修旧如旧,保护其固有风貌。对于一般性工业特征建筑,比如大的生产车间,将在保护其外貌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改造,将成为以创意办公区为主的建筑。对于普通建筑,团队将会进行灵活改造,突出旧园新生。同时,还会建设新的建筑,“在肌理上将会和老的建筑一脉相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