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研学市场规模已达千亿,但巨头公司仍然缺席( 二 )

这与游学、研学行业本身的特质有关。“游学的特点是高价低频、季节性强,企业的营收规模也因此受限。”王学辉说。目前,为期一周的游学项目收费通常在三千至五千元,单个学生一年的报名次数一般为1至2次。

游学研学组织学生外出的形式,也让安全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据现代快报此前报道,江苏盐城国杰清华励志研学夏令营曾出现过近半数学生上吐下泻的状况。“有的学校出于安全顾虑,宁可不组织游学,也不愿意冒风险。”王学辉说,但随着校长观念的开放,这一问题也可得到缓解。

除此以外,游学产业还面临着素质教育的共同问题:无法标准化的服务和无法外显的结果。“学科培训考纲、知识点都是现成的,评价的标准常以考试分数为准,非常直观。但素质教育是不同的。”王学辉说。与校内学科辅导相比,游学并非强刚需,家长通常会优先安排学科培训,再考虑素质教育产品。

游学行业的诸多限制,让大多数公司都呈现为“小而美”的状态,大公司却相对缺席。王学辉表示,从素质教育行业的非标准化、缺乏客观评价和非强刚需等特点入手突破,将成为游学公司扩大规模的关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