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除了百度,我们还能用什么搜索引擎?( 七 )

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可谁也没想到,一年半后,百度就对外宣布,两名创始人之一的徐勇,将于16日正式离开百度。外界对于徐勇离开的原因,猜测不一,在百度举行的“欢送会”上,徐勇和李彦宏分别发表了一通人事调整“感言”,徐勇对百度的未来“充满信心”,李彦宏也对徐勇离开百度之后的将来“相信会取得更多成就”,对于徐勇离职的原因,有媒体的说法则是,徐勇的离职是百度上市进行人事调整的最后一环,至于伏笔是什么时候埋下的,说法的矛头还指向两人关于竞价排名的分歧而产生的那次争吵。

2005年8月5日,纳斯达克,百度的灯火阑珊处。李彦宏邀请徐勇参加IPO,也算是圆了徐勇离职后曾经接受采访时表达过的“未经历百度IPO是个遗憾”这样的念想。

前文之所以说百度的上市,那场争吵功不可没。一份由艾瑞咨询发布的《2005年百度IPO财务分析报告》指出:至2004年,百度的总收入已达到1.1745亿元,这其中搜索引擎营销(也就是竞价排名)带来的收入1亿元有余,占总收入的91%。而企业搜索服务则维持在7%的水准,入口检索服务进一步被稀释。(引用5:艾瑞咨询《2005年百度IPO财务分析报告》)事实的确证明了,在中国,广告才是搜索引擎公司的核心驱动力,甭管它表面上是技术驱动的公司、还是一家纯粹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质的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