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出台顶层设计 金融科技发展长期受益( 四 )

实际上,金融科技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已有诸多创新,较为突出的包括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风控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风险管理应用。其中大数据技术在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管理中都已有较为深入的应用,例如针对用户申请信息填报行为的欺诈识别,排除欺诈可能之后基于用户个人信息进行授信评分以及通过实时监测和黑灰名单数据分析匹配及时发现潜在违约客户等。人工智能技术则较多用于数据繁杂的大型风控场景中,可实现自动提取数据深层特征、提高风控模型与数据的匹配度、加快风控模型迭代速度和无监督机器学习反欺诈等。而区块链技术则由于其具备的高可靠且不可篡改数据储存特征,开始被大量用于身份验证、支付安全等领域,解决人工操作中验证困难带来的风险。

金融科技式风险管理在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金融业的风控能力,但互联网深度普及的环境对金融风险也具有放大效应,需要各界合力防控风险发生。杨帆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还离不开社会信用体系等基础性支撑,基础支撑越完善,金融科技才能更好地为小微群体服务,才能更好助力金融供给侧改革。

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早已多次进行相关部署,如国 务院办公厅即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再次深化信用监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而央行在最新规划中确定的六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也包括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从技术攻关、法规建设、信用服务、标准规范、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支撑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