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发展简史( 七 )

目前,在全球感应器制造供应链中,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软件、系统应用等流程,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工业传感器中,高度依赖进口,从研发到设计仍需要大量的投入与人才供给,而很多传感器制造企业都是从制造开始,做着类似代工的工作。

不管从资本来说,还是整个产业人才来看,这个领域依然是小的,传感器的技术壁高,开发周期长,社会资本把传感器芯片项目评为高风险,导致核心技术缺乏长期投入,产业发展慢,最终导致依赖进口来源制造或加工传感器产品,再流入中国市场。

但随着中美关系加剧,以及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传感器产业逐渐开始被重视起来。

201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四部委制定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到目前是中国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未来企业发展,国家将鼓励、支持并培育产值超 10 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产值 5000 万元以上的“小(中)而精、精而专、专而强”的创新型企业。

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传感器中心副主任杨靖在专访中也提到,目前中国的传感器产业仍跟随政策影响,他认为国家应该去定向地去扶持一些高端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这类传感器,包括国内传感器产业的空白区域,仍是有很大的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