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访《路人懂先森》:App 应用千千万,真正用到是哪款?( 二 )

在爆款 App 霸屏手机的同时,也有人钟爱手机里的一些小众、冷门应用。地理爱好者的手机里装了《国家地理》杂志的 APP;诗文爱好者的手机里装了可以为照片配上诗文的诗词相机;理工科学生的手机里装了可以解方程、画函数的数学计算工具应用 MathStudio……每个人似乎都有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的小众 App,认为只有自己才懂得它的美好之处。

相对于用户自己下载的 App,手机自带的原生 App 则是另一番处境。大多数人不会使用手机里的原生应用,大多数原生应用成为鸡肋的存在。

而让应用开发者意想不到的是,用户往往会偏离他们的设计初衷。人们调侃道,现在我们都把微信用来打电话、电话则用来拿外卖、短信则用来收验证码、哔哩哔哩主要用来学习,而支付宝中的种树功能受到用户的热捧。用户总能将 App 玩出新花样。

现在可以说是 App 最繁盛的时期,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 年市场上移动应用程序数量总量达到 449 万款。海量的 App 让手机不堪重负,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更加轻量化的小程序。

无需下载、不占内存、随时调用、即用即走的微信小程序从 2017 年发布以来就备受关注。张小龙在微信小程序公测时说过,两年后小程序会取代市场上 80% 的 APP。然而,两年过去了,App 的生命力依旧强盛。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小程序局限于微信,无法实现一些 App 的功能,而且由于没有安装在本地,一旦断网就无法使用。作为开发者来说,微信小程序则要受到微信生态的种种制约,无法掌握自主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