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智博会|一群技术男,为何聚在一起讨论建设博物馆?( 三 )

技术应为文物保护和公众服务

在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都会涌现新技术。智慧化对于文物的作用,一方面是保护,可以对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一方面是利用,根据大众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展览项目。他建议,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需要继续深化技术性工作,推动数字化普及,并且保持开放的心态与科研院所或企业合作。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该博物院最近做了一些实践,例如网上导览、藏品数字内容、旧档案信息化、考古遗址的互联网应用等。对于公众而言,具体的智慧内容应该是什么?他指出,应让公众感受到导览里面的确存在智慧的内容,比如导览线路的选择,看到你是小朋友就主动给你选择小朋友的线路,看到你是老人就主动给你选择老人的线路。此外,展览利用直播的方式也能够体现更多的社会价值,例如暑期动物园亲子展,通过动物的标本、动物的文物和互动项目,让大家有更好的参观体验。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采访人员 唐小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