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上海动能( 四 )

在视觉等成熟“赛道”上,上海已布局了众多独角兽企业,并在“雪亮工程”中积极应用。

安防上,商汤、云从等的人脸识别技术广泛使用;办公中,科大讯飞、腾讯、中译语通等语音转录翻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医疗里,联影、森亿、依图等的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用于癌症筛查、智慧诊断等多个环节。

然而,成熟技术的红利终有“天花板”。先行一步,探索AI未来“新赛道”,上海在探索智能经济新形态上主动谋篇。

无论是流程自动化软件(RPA)领域的UNIPATH,还是聚焦知识图谱体系的明略科技,抑或是聚焦金融反欺诈的同盾、氪信,在这些可能是下一个“风口”的隐形赛道里,上海先手布局。

“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向全球设立‘擂台’,上海正积极而审慎地释放整座城市的数据优势和场景优势,打造一个以需求引领、应用先行的人工智能(AI)发展模式。”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

在重大国家战略、宏大发展手笔等“硬核”之外,群众能够感知到的,是一幅AI赋能的智慧生活新画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