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创亮相智博会 让年轻人“种草”传统文化( 五 )

图为智博会的腾讯展台,一位体验者正在DIY专属自己的“敦煌诗巾”。 高吕艳杏 摄

“丰富文物价值表达和呈现形态,可以提高可读性、趣味性、便利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智慧文博高峰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方兴未艾,希望文博行业密切关注,积极探索,让新技术新应用助力行业提质增效。

“三峡文化讲起来历史很漫长、文化很璀璨,但怎么样让大家感知到,这需要做新的尝试。”对于智慧博物馆的建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认为,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通信等技术,以期实现从传统博物馆到感知博物馆再到智能博物馆,最终实现智慧博物馆的愿景。

“年轻人接收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鉴宝或者平铺直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故宫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让国宝和年轻人进一步“亲密接触”,就需要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发挥国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可以预见,当代表未来的人工智能产品遇见千年前的中国文化,这一奇妙邂逅使文物“活”了,科技让历史、文物和人们更加贴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传统文化,也预示着文物将历久弥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