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威马后格力又与银隆等成立新公司,意欲何为?( 五 )

但事实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今,新能源汽车电池主流的技术路线是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钛酸锂技术只有银隆等少数企业采用,目前已经被市场逐渐“边缘化”。

不仅如此,学术界也普遍认为钛酸锂技术难成气候。2017年,北大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一五”863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项目负责人其鲁公开表示,钛酸锂电池并不是先进技术,能量密度低,不适合作动力能源。

其鲁解释称,钛酸锂电池合适在高寒地区作为工具电源、亦或是储能设备,但“跑同样距离,其他技术装100公斤(kg)电池,钛酸锂电池就要装200公斤。从能量密度来看,钛酸锂电池和铅酸电池遇到的问题相近。铅酸电池诞生100多年了,就是因为太大、太笨、太重,很难推广为车载电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也曾表示,钛酸锂电池的突出优点是功率密度高、寿命长、充电速度快、可适用于低温和高温,安全可靠,但是钛酸锂电池的缺点是能量密度低、成本高。陈清泉认为,钛酸锂不是主流,但可以成为很好的派生系列。

公开报道显示,银隆新能源原董事长魏银仓曾公开夸耀钛酸锂电池的快充技术,称能够在11分钟内将电池充满。但在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冠伟看来,钛酸锂的快充技术并不值得特别夸耀:“这是牺牲能量密度换功率密度,这也是业内认为该技术不先进的理由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