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新自带“美颜滤镜”第一波人去银行换新钞啦( 九 )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错版人民币的“新闻”满天飞,模式都是“某某在银行取出钱,发现是一张错版币,经鉴定为真币,有人出天价收购”。真的存在所谓的“错版币”吗?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方面昨日(29日)明确回应,所谓“错版币”是不存在的。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方面解释到,人民币纸币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原版样(生产样)一经确定,印版、纸张、油墨以及主要生产工艺随之确定,并且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人民币的所有要素与原版样保持一致。因此,不存在所谓“错版币”。

钱币市场上炒作的“错版币”,是经人工制作而成。对其认真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观察,会发现刀切、粘贴、修刮的痕迹。还有一些钱币商贩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残次币炒作成“错版币”。前四套人民币及第五套人民币生产早期,由于工艺技术水平限制,彼时人民币产品质量主要靠人工检验,可靠性存在波动,导致生产过程中少量的残次币进入流通领域。近些年来,印钞、造币工艺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从印版、纸张到印钞以及硬币全流程生产,全部实现了产品质量的自动化检验,有效保证了出厂产品质量,基本杜绝了残次币进入流通领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