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看到中国 AI 行业将持续面对的三个重要问题( 五 )

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将会像互联网一样,成为全球性的产业,因此,只依靠公司的自觉来限制 AI 显然是不现实的,还需要来自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引导与规划。2018 年 12 月,欧盟发布了人工智能道德准则草案,并在今年 4 月初正式发布。

今年 3 月,中国成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并在 6 月中旬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不久前的重庆智博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也呼吁发展智能产业要坚持增进人类福祉导向。

在沈向洋看来,技术的发展应该有相应的伦理道德体系相匹配,就像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出现近百年后,1968 年美国才通过机动车必须安装安全带的法案,而要求驾驶者必须系好安全带的立法,1984 年才在纽约通过。「今天我们是人工智能的发明者,但我们绝对不可能也不应该等到 80 年以后,才为人工智能补上一条安全带。」

政策加持下的平台和赛道

人工智能在中国有过野蛮生长的时期,随着行业体量的增大,产业逐渐向成熟期迈进,有必要为人工智能的长远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来避免内卷化带来的消耗。本届 WAIC 以「智联世界无限可能」为主题,为全球顶级科学家、企业家和政府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从其代表官方发布的政策中,我们也能一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未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