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住的互联网腐败黑洞:权力、利益和欺骗( 八 )

一位资深淘宝店主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说,“聚划算”可以带来很大销量,但符合资质的商家上报活动之后,要小二审核,“小二的权力很大”。

2012年7月,作为最早一批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刑的互联网公司高管阎利珉就是时任“聚划算”总经理。

声称通过内部关系,可以跨越注册门槛的中介,不仅天猫有,京东也有。

一位在“闲鱼”上做广告的中介说,对京东美妆、图书这类停止招商的特殊类目,他们有内部渠道可以通过。另一位中介也说,京东直营的供货商申请要求高,他们可以通过内部关系,比如内部招商“做进去”,但是要塞红包,五六万才行。

“互联网公司的贪腐,很多时候真的是因为人手不够,太忙了,一个人的权限就很大。”一位曾在头部电商负责采购的员工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说,“如果靠互相监督,比如请双倍的人,企业成本又会比贪腐的损失大。”

据她介绍,电商依照不同品类划分采购和运营,每个品类的员工都不多,一位采购往往能接触到四五百个供应商,最后要选出三四十个,“选哪个真就是一句话的事”。虽然设有审核,但审核负责很多品类,很难了解具体一个商品的价格或一家供应商的资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