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Redmi做友商:我真的是太难了( 六 )

手机支付发展要历经三天 , 第一天大地上什么都没有 , 有一种神奇的光明叫NFC , 不甘心黑暗的人摸索燃起了NFC的火堆;第二天 , 黎明到来 , 新升的光明叫二维码 , 西方还有人带来了一个新的NFC火苗“ApplePay”;而第三天 , 还没有到来 。

两三年前 , NFC的星星之火却没有燃过二维码的燎原之势 , 背后原因是多重的 ,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正如当初这位知乎答主所问:手机厂商谁可以挑大梁?ApplePay在西方应用的不错 , 而在国内市场苹果也就是个手机品牌 。 安卓机的机型多 , 每一款手机NFC功能都要与银行APP适配 , 工程量还是挺大的 , 而随之带来的用户体验反馈更需要厂商有责任心扛得起来 。

所幸的是 , “任性”如Redmi , 偏要扛NFC的大旗 。

2013年 , 小米手机2A发布 , 这是小米第一款NFC功能手机;半年后 , 小米手机3发布 , 成为小米第一款全终端手机 , 打破了之前仅支持运营商SWPSIM卡的局面 , 同时这也是小米NFC服务试商用迈出的重要一步 , 这次探索和尝试是整个NFC领域商业化的一次重要破冰;2015年1月 , 小米搭载的NFC功能支持了上海交通卡;2016年开始 , 小米更是在NFC上大力推进 , 自演自建相关平台、系统 , 陆续开通交通卡、银行卡的功能 , 在全国推进了相关应用的落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