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群雄并起,谁能笑到最后?( 七 )

推出EcoStruxure的施耐德电气较为推崇上述观点。6月初,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在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称:“如果IT不能帮助OT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安全可靠性或进行更加可持续发展,没有人为IT买单。”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在接受包括经济观察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也强调过,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必须是量身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要深入到运营体系,不懂数据背后代表的意义,收集到的数据或许无法加以分析和利用。

而IT型企业在质疑制造业出身的企业是否有足够数字化能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同时,也质疑这些平台能否被行业所接受。

阿里云一名技术人员告诉采访人员,他在制造业工作了十多年,跳槽到阿里云做工业互联网平台,一定程度是因为,他认为制造型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商业逻辑上行不通:“你觉得一家公司会无私地将自己积累的先进经验分享给竞争对手吗?就算会,它的竞争对手会放心加入到这个平台吗?”

对于这两方势力来说,它们也面临着共同的能力短板。搭建云基础设施并不难,做好平台上的应用不容易。“2018年,中国工业APP数量不超过5000个,工业APP培育能力薄弱,现象级工业APP更是屈指可数。”姚鹏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