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人工智能又一里程碑:首位“宇航员交互式移动伙伴”的诞生( 三 )

通过IBM Watson语音和视觉识别技术,Project CIMON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太空监护人”Alexander Gerst,并且能够快速学习国际空间站哥伦布实验舱中的实验步骤,对100多个不同步骤了如指掌,帮助Gerst严谨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医学实验,并将结果及时传回地面。未来,Project CIMON甚至可以帮助宇航员修理损坏的航天器系统或是进行医疗救治。

Project CIMON基于对AI的训练,使它能深谙空间站内的技术细节,精通太空领域专业术语,并和宇航员自然交流、互动,成为人类队员们的“得力助手”。这种基于 AI 技术的边教边学式的“工作关系”,会方便人类宇航员完成所规定的实验,真实的交互式对话,将有助于减轻人类宇航员的压力,同时提高空间站工作效率。

生活中的“贴心暖男”和“幽默大师”

和所有职业一样,遨游天际的宇航员,也无法回避孤独、紧张焦虑与无聊抑郁的情绪。1985年,前苏联宇航员瓦休京就曾在执行“联盟T-14”任务时因持续焦虑失眠,空间站生活难以继续,不得不中断工作提前返航。

而作为友好型机器人,如其他科幻电影中的AI机器人一般,Project CIMON也被赋予了强大的沟通能力与鲜明的个性,它内向,敏锐,浑身散发着理性与智慧的魅力,既不像《2001太空漫游》中的“HAL”那般阴郁冷酷,也不像《星球大战》的“C-3PO”那样热情话痨。研发人员精心挑选设计的ISTJ类型性格(ISTJ,即内向、感知、思考、判断,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中十六种人格类型之一),让它善于感知细节与情绪,随时给宇航员带来温暖的沟通与陪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