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会比互联网化进展更快( 二 )

先来看看“互联网化”,全民“互联网+”实际上是2014年至2015年盛极一时,但到2017年下半年时这个“概念”就不性感了,很少在出现在创业者的BP里,侥幸能活下的一些“互联网+”项目也是以融资或者合并为主的O2O项目,比如滴滴出行、美团点评等给人留下了烧钱的印象,他们本身也不太突出“互联网+”的概念。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实践除了极少数比如苏宁得到阿里支持外,大多数折戟沉沙。原因是什么?

因为互联网经济本身是线上流量导向为主,当很多企业面临结构化的转型重压开始寻求拥抱“互联网化”时,不得不面临腾讯(微信上占据了大部分移动流量)、阿里巴巴(淘宝相应消费品类整合完成)、百度(搜索入口相当成熟),BAT流量自给自足,对外输出的流量就非常贵了。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方式就是做只有做自己的APP一条路,而APP是相当用户低频开启的“信息孤岛”,高度依赖外界的流量补给。

只有抱大腿被巨头融资整合公司能“站队式生存”,当然不排除那些获得了资本坚定支持,能直接分夺流量的公司比如字节跳动系等这样纯互联网基因团队活下来,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基本上,那些纯线下、没有线上流量手段的传统企业,只能跟着互联网公司步伐交广告费或者平台税,很难唱主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