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工智能高地,未来三年上海将重点围绕18项任务发力( 三 )

二是大力强化创新动力,推进开放五大枢纽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国际顶尖创新团队。实施“以业聚人,以人兴业”8项重点任务。提供最具吸引力的事业平台,围绕基础理论、算法、算力、数据、应用技术等核心环节,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个人开发者等共同参与,建设群体智能、脑智理论、类脑芯片等前沿理论研究平台、“算法、数据、场景”一体化软件开源社区平台、共性和关键技术供给行业应用创新平台、自主高性能重大算力服务平台、多源数据融合流通交换平台,打造国际人工智能开发生态网络的关键节点,国内人工智能创新和能力供给的重要枢纽。集聚最想干事创业的有为人才,加强国际人才服务,建立国际人才储备库;发挥本市各类人才政策作用,重点培育百名青年优秀人才,优先支持申报示范项目,带动培养一批创新团队;以应用为导向,校企合作,培养一批技术、产业和商业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到2021年培育20万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队伍。

三是全力提升创新能力,打造百家创新标杆企业,形成重点产业千亿产值规模。实施“引、强、助、推”4项重点任务,率先建立最适合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引源头活水,围绕项目信息作为关键投资决策要素,整合优秀团队、优质项目、优越场景等资源,运作目标千亿规模的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首创政府、企业、投资机构信息互通机制,为本市双创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孵化、成长、上市全流程资本服务。强创新激励,给予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15%的所得税优惠,符合条件的创新产品30%的上限补贴,符合条件的创新个人50万元最高奖励,符合条件的创新活动200万元最高扶持。助创新流动,深化科研人员企事业双向流动,离岗创业允许留职3-5年,聘请外员适用职称评定;设立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国际交易中心,支持促进企业开展全球创新合作。推创新规范,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重点领域逐步建立风险评估和法治监管体系,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形成人工智能治理的“上海模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