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统戴老板:中国养猪往事( 三 )

在过去的十六年里,中国经历了差不多4轮完整的猪周期,每一轮周期的长度差不多在1400~1500天左右,上一轮的周期底部在2014年4月,推算下来,到雏鹰饿死百万头猪的2018年底,猪价已经在底部徘徊了小半年时间了。

每次“猪周期”,故事和情节都非常类似: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养殖户倒过头来大量补栏——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剧增——猪肉价格再次下跌。

2006年以来的三轮猪周期,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节奏来走的。在每次周期底部,养殖户都会陷入亏损,开始淘汰(杀猪的文雅说法)母猪。有人会疑惑:既然猪周期明确存在,为什么养殖户不逆势而为,在底部扩充产能,等到周期顶部时赚大钱呢?

这里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始是中国的养猪业跟中国的证券市场一样,散养户太多,占比接近50%。这些普通的农民家庭,并不懂高深的周期理论,只知道在肉价暴跌时杀猪抛售,在肉价大涨重新上马。他们起早贪黑,泪水和汗水一样多。

而在2018年这轮底部,除了亏损导致的去产能外,又叠加了一只非同寻常的黑天鹅:非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