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嫦娥四号背后的故事( 二 )

孙泽洲

孙泽洲说:“月球没有空气,不像在地球上,有大气层提供保护,‘玉兔’和‘嫦娥’完全暴露在强紫外线的辐射之下。正如我们穿的衣服,如果长时间在太阳下晾晒的话,就容易出现褪色的现象。为了让国旗在月球背面不褪色,我们经过上百次的试验,找到了适合的材料和工艺,还进行了上百次的调色和比对,终于研制出这种特殊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完美地展示了“中国红”和“中国黄”。”

《开学第一课》:嫦娥四号背后的故事

国旗的攻关仅仅是嫦娥四号研制的一个缩影。整个探测器上面有三百多台仪器设备,几万个元器件,每个产品都要做到万无一失。如果出现一个小小的差错,都可能会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航天人通过不懈努力,才把“嫦娥”和“玉兔二号”安全地送达到月球的背面。

那么,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呢?孙泽洲从科学意义上作出了解答:“航天器着陆月球背面,一方面是证明我们有到达月球背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科学探测数据。由于潮汐锁定的作用,经过长期演化,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趋于相同。我们今天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