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带货|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文章图片

带货|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文章图片

带货|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文章图片

带货|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文章图片

带货|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文章图片

带货|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网红冲冠一怒为耳机 , 商家气定神闲谈契约
文:枯木


近日 , 为了一条耳机线 , 直播网红和商家发生龃龉登上热搜 。 从媒体报道来看 , 该网红号称自掏腰包补贴了4000万 , 但是要求商家再补贴一条耳机线被拒 , 于是恼羞成怒 , 称不交这个“朋友”了 , 并号召粉丝退货 。
从表象来看 , 该网红完全是替消费者谋取更多补贴红利 , 因而冲冠一怒为耳机 , 理直气壮 , 睥睨一切 , 大有摇旗一招天下景从的气势;而商家家大业大 , 竟然连一根小小的耳机线都舍不得“施舍” , 真是“为富不仁”的铁公鸡 , 于是一部分舆论纷纷指责商家支持网红 。

而支持商家的舆论认为 , 既然是直播销售 , 那么提前肯定就有合同约束(即便是网红没有 , 销售平台也肯定有) , 如果在直播中间临时起意 , 变更价格或者增加合同外选项 , 那么纯属一方个人行为 , 需要自行承担责任 。 因而直播中商家予以拒绝 , 也是合理合法的商业行为 , 相反网红则没有遵守合约 , 没有尊重契约精神 。
舆论刚发酵 , 尚未预热 , 本来以为会你来我往进行“隔空厮杀” , 没想到很快就出现反转 , 在直播间斩钉截铁的网红第二天就道歉了 , 令人始料不及 , 也让吃瓜的群众云山雾罩 , 摸不着头脑 。 那么 , 为何这次撕破脸会匆匆收场呢?我们就做简单剖析 。

首先 , 我们看看直播 , 这一年来 , 直播带货应该是智能时代最热门话题 。 直播带货并非是新兴的销售模式 , 而是过去电视购物的典型克隆 , 区别在于过去电视购物夸张作假 , 价格虚高 , 并且电视媒体切走了很大一块蛋糕;而智能机普及后 , 普通商家和草根可以宣传自家产品特点 , 消费者也可从中遴选质优价廉的商品 , 从而双赢 , 因之逐渐兴旺起来 。
然而 , 如今市场有个奇怪的规律 , 那就是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 看到直播带货模式潜在的商机后 , 不少以往依靠容貌身段耍怪出奇甚至低俗的网络直播者们 , 在观众审美疲劳 , 弃之如敝屣之后 , 便横切一刀 , 杀入带货行列 , 将直播表演和销售商品结合起来 , 从而衍生出“新”的销售模式 。

在网络平台的卖力推广和某些媒体声嘶力竭的吹嘘下 , 某某网红一年带货上亿甚至几十亿之类的噱头不断被推上首条 , 豪宅香车奢侈品牌 , 助理保镖富华生活 , 不但让很多普通人怦然心动 , 就连明星富豪也蠢蠢欲动 , 借着直播带货风 , 投入到后浪前浪中 。
然而 , 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 ,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 皆为利往 。 ”老人言:“无利不起早” 。 本来很好的一个销售模式 , 在明星网红切入后 , 最初的直播带货也变了味 。 如果商家用良心赚取利润 , 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 , 网红明星推荐真正物有所值的货物 , 那么皆大欢喜 , 对繁荣市场未尝不是一种对社会有利的模式 。

然而喧嚣之中 , 我们应该清醒 , 那就是永远“买的没有卖的精” 。 大多数粉丝如潮的网红 , 其本身并不生产商品 , 而是依靠卖弄表演来博取关注 , 然后在直播间销售商品 , 最后用商家返利或约定费用等进行牟利 。 而商家只不过把以往的电视媒体的广告代言费 , 转移到手机互联网平台上来 , 成本不增反减 , 自然是一拍即合 。 而广大消费者貌似可以买到比常规渠道较为便宜的商品 , 因而自然支持 , 这也是如今直播带货比较火爆的原因所在 。
可是 , 在利益的驱使下 , 为了吸晴 , 数据造假、虚假销售等已经屡见不鲜;更令人惊诧的是 , 假冒伪劣、三无产品也趁机被无良商家和网红推荐 , 而出现质量问题后消费者饱受投诉之苦 , 商家让找网红 , 网红让找商家 , 相互踢皮球 。 更有甚者 , 网红利用粉丝红利 , 蒙骗消费者时有发生 , 往往被揭穿后只是一句道歉了之 , 却无后续惩罚 , 这也使得他们肆无忌惮 , 为所欲为 。

我们且不说伪劣产品 , 就说正规品牌 , 在“店大欺客 , 客大欺店”的商业逻辑下 , 网红和商家就展开了博弈 。 商家为了提高销售额 , 于是寻找粉丝量大的网红 , 并给予一定折扣或者代言费、入坑费等等 , 总之在销售商品的价格里面 , 已经包含了网红的收益和费用 。 而网红也利用自己粉丝量和商家谈判 , 提高话语权 , 遴选获利更丰的商家 , 从而获得更多的折扣和代言费等 , 从目前来看 , 虽然合作方式不同 , 然而大多在直播前都会有合同协议等进行约束 。 当然一切都是背后操作 , 普通消费者自然不知 。
商家和网红赚银子 , 本来是商业行为 , 只要遵守契约 , 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 即便是表演 , 也无可厚非 。 而这次网红和商家为了耳机线撕破脸 , 却是关系到变更合约的商业谈判 , 不能简单妄为 。 我们从报道看出 , 可能这位网红风格不同 , 在直播间临时起意 , 想让商家在原有基础上再让利 , 给每位补贴一根耳机 。 如果商家同意让利 , 那么皆大欢喜 , 然而商家依据合约予以拒绝 , 也是合情合理 。

可是这位网红却认为商家不给自己面子 , 因为承诺给每位一根耳机线 , 商家不同意 , 只能自己掏腰包 , 那岂不是动了自己的蛋糕(真如其言补贴4000万也不应该在乎耳机线吧)?!自然也不同意 , 于是就出现号召退款事件的发生 。 其实号召也罢 , 毕竟是自己的直播间 , 只要不诽谤不故意贬低商誉 , 也没什么 , 大家买卖自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