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三个锦囊,再也不用担心微服务治理了( 五 )

\n \n

流量目的即接受访问的服务 , 我们通常称之为Provider(服务提供者) 。 Provider在一条路由规则中是不变的(就是我们先拿到手上的那块积木) , 只需要通过筛选规则来定位接受流量的一组实例 。 由于流量最终要被分配到某个具体实例中 , 所以路由规则中还需要指定流量分配的策略和权重(比如可根据实例负载情况分配流量权重) 。

\n \n

有了路由规则 , 服务间就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互相访问 , “头部”可以拼接到“身体” , “身体”可以连接到“四肢” , 从而在庞大复杂的微服务架构中建立起井然有序的拓扑关系 。

\n \n

锦囊二:合理制定限流规则

\n \n

乐高积木的拼接仅仅是物理上的连接 , 但是微服务之间一旦建立起路由 , 就意味着会有数据在服务之间流通 。 由于不同服务可以提供的资源和对数据流量的承载能力不尽相同 , 为了防止单个Consumer占用Provider过多的资源 , 或者突发的大流量冲击导致Provider故障 。 CNAP的【限流】规则用来限定从Consumer到Provider访问流量 , 起到保护Provider服务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