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成功观测到提供黑洞吸积燃料的内流气体,为全球首次( 二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学团队及其合作者完成了这一现象的解密。研究者们在8个明亮的类星体的光谱中观测到了氢、氦元素激发态吸收线,这些吸收线除了宇宙膨胀导致的红移外,还由于多普勒效应产生了额外的红移。团队带头人周宏岩教授解释:“类星体光谱中的吸收线是由处于类星体和地球之间的物质造成的。吸收线的多普勒红移表明物质在远离我们,这就意味着物质在接近类星体中心。”

研究团队根据多普勒红移的大小计算出来的物质内流速度高达5000千米每秒。进一步计算可以知道黑洞完成这一“吞吃”过程需要几百年,这期间类星体也可以持续闪耀。

团队中的孙鹿鸣博士介绍:“本工作最大的创新之处是利用了宇宙中常见的氢和氦原子特定状态下产生的红移吸收线,同时得到物质运动速度和物质到类星体的距离这两个信息。”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 黑洞吸积物理图像“最后一块拼图”完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