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荣耀恩怨往事,为何从相爱走到相杀?(12)

至此,因为小米执着于“低利润策略”的初心,在面对华为时,已经与华为的用户相去甚远,而更多变成了被荣耀从跟随到制衡的被动。

据一位从小米转投荣耀的米粉介绍:“转入荣耀旗下,有很大的原因在于小米的产品总是很难买到,而此时恰巧遇到了与小米定位相似的荣耀新品”。

作为互联网品牌,小米的供货问题一直被自家粉丝所诟病。而荣耀的独立时间虽然比之小米更晚,但华为做手机的历史比之小米要长久许多,所以早在小米开始整合手机硬件供应链这些细节管理问题之前,荣耀就已经凭借华为的优势,解决了许多小米成长过程中的小问题。

小米用了9年时间走入世界500强,如果将荣耀单独看作一家更独立的手机公司,荣耀成长的速度也并不比小米逊色多少。

小米在2016的失利,随着产品的重新发力,在2017年开始有所回升,并逐渐站稳了国际第四大手机供应商的位置。但这种维稳,随着华为的快速成长,依然让小米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弱于荣耀品牌。

这种相对的弱,直到2018年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供应商至今,都尚未扳回(国内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