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终局之战”( 五 )

而将整个行业的争议之声推向高潮,是聚美优品入局街电后,陈欧与王思聪的隔空对话,一时间社交媒体迅速爆炒这一热点。陈欧的到来,聚美的入局,让竞争对手有些猝不及防。因为在前几个月,街电创始成员还在接受经纬中国、启明创投等资本方的尽职调查。

街电一直被业内称为是唯一没有走过弯路的公司。首先,街电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小场景市场,而且以精细化运营聚焦场景价值。其次,街电也激发了被低估的市场需求,成为与用户和商家相互养成的品牌。截至2018年底,街电累计用户突破1亿人,最高日订单突破180万,覆盖了300多座城市。

与之相对,来电并没有那么幸运。来电CMO任牧在过去的采访中多次强调,来电是业内最早做充电宝的,起步于2014年。“那时候资本对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并不看好,来电的融资一度陷入尴尬境地,最后在公司即将弹尽粮绝时,创始团队自筹了700万元。”

与上述三家不同,来电最开始是深耕大场景阵地,例如商场、地铁站和火车站等。而后,再以大带小,大场景切到小场景,大小实现联动。显然,在此次的共享充电宝战役中,来电在大场景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

推荐阅读